启迪控股多起债务违约引发清华系校企改革反思

2024年1月5日 121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近年来,启迪控股因多起债务违约事件频频曝光。作为清华大学背景的校企代表,启迪控股的困境引发了人们对校企发展道路的反思。本文以启迪控股的债务危机为切入点,分析校企改革过程中的股权纷争与扩张过度,指出扩张性并购和高负债率是导致启迪控股等校企倒闭的重要原因。校企应回归教育属性,避免重复启迪控股的覆辙。

启迪控股在债务危机中股东不肯相助反映出校企股权难明晰

启迪控股的前身是1994年成立的清华科技园发展中心,属于典型的国有体制内高校背景的校企。2011年启迪控股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后,进入快速发展期。但在2018年的校企改革中,启迪控股并没有引入明确的控股股东,而是由清华控股、百骏投资、合肥建投等多家股东并列第一大股东。股权格局不明晰导致启迪控股在后续遭遇债务危机时,股东均不愿意给予支持。这反映出校企股权难以明晰是导致启迪控股困境的原因之一。作为校企代表,启迪控股的股权结构复杂,既有原校方股东,也有外部社会资本。这使得校企在发展中容易出现内部矛盾和“内斗”。相比社会企业,校企的股东结构更不均衡,核心管理权和控制权难以明确,也更容易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各方势力的牵制。启迪控股的股东在债务危机中不肯解困,充分反映了这一点。这给我们带来启示,在推进校企改革时,必须把握好股权结构的改革,不能形成权责不匹配的格局,否则校企发展将难以为继。

启迪控股与紫光集团的扩张并购导致负债率过高

在校企发展历程中,启迪控股与紫光集团有着相似的轨迹,都选择了快速并购扩张战略。这导致两家企业负债率均过高。启迪控股2020年的资产负债率高达73.88%。而紫光集团从2013年开始,在6年时间里通过并购投入超1000亿资金,最后也因流动资金短缺陷入困境。校企通过并购获取规模化发展固然能带来短期效应,但长期过度扩张必然导致负债率增高,一旦融资环境发生变化就难以为继。启迪控股和紫光集团都证明了这一点。作为校企,更应该立足自身学科和人才优势,通过自主创新获得发展。如果单纯依靠并购扩张,不仅难以 sustain,也会偏离校企的初衷,最终不可避免地陷入dangerous waters。启迪控股的教训再次说明,校企要走好持续发展之路,必须避免过度扩张和负债率过高。

方正集团多元化发展也重蹈覆辙负债扩张

作为北大系校企代表,方正集团也选择了多元化发展道路,结果同样重蹈覆辙。2002年,方正集团宣布从高科技公司转型为综合性企业,业务扩张到多个领域,包括地产、金融、智慧城市等。这与校企自身的教育科研属性严重不符,也导致方正集团负债持续增长。启迪控股和紫光集团的教训表明,多元化发展并非校企应该选择的路径。方正集团也证实了这一点。作为校企,更应紧紧围绕学校的学科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开展产业孵化和成果转化。启迪控股的案例告诫我们,校企决不能重蹈方正的覆辙,盲目选择多元化发展道路。这不但难以实现 sustain,还会偏离初衷,最终也会因为大量举债导致自身陷入困境。校企要走出困局,必须回归教育属性,立足学校优势,通过自主创新获得发展动力,而不是依靠并购扩张。

校企应回归教育属性避免重复启迪控股错误

启迪控股的倒闭明确向我们提出了警示,校企必须回归教育属性,站在学校立场考虑问题,不能简单跟随商业逻辑。重要的是要理清校企的定位,不能仅仅以盈利为目标。校企的核心价值应该在于将学校的科研成果进行产业化运用,为国家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如果仅仅为了盈利和规模扩大而大举并购,校企就会丧失立身之本,也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启迪控股案例证明,过度追求商业利益导致大量举债和失控最终难逃破产的厄运。校企改革必须认清这一点,不要重蹈覆辙。具体来说,校企应该立足学校的学科优势,围绕核心竞争力进行自主创新,而不是通过并购获取快速扩张。同时,要注意控制负债率,防止出现失控局面。只有这样,校企才能在市场中立足,实现科教兴国的初心。我们必须汲取启迪控股的教训,使校企真正回归教育属性,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综上所述,启迪控股的倒闭充分暴露出校企改革中存在的弊端。股权不明晰导致内斗不断,扩张性并购导致负债率过高。校企应重新审视自身定位,回归教育属性,避免重复启迪控股的覆辙。校企改革还需进一步深化,而不是简单地引入社会资本。只有坚持教育本位,科研成果转化,校企才能在市场中立足。

留学小派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